沙漠中的绿洲教案
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,就有可能用到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,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。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沙漠中的绿洲教案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沙漠中的绿洲教案1教学目标:
1、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,品读课文,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、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。
2、让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,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。
教学重难点: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的精心,体会对他们的敬佩和赞美。
教学准备:多媒体课件
教学过程:
一、读课题。
二、说说“沙漠”感受恶劣、“绿洲”感受美好
1、教师:
▲“沙漠”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?
(无边无际、全是沙子、缺乏水分、环境恶劣……)
▲“绿洲”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?
(绿树成阴、鲜花遍地、空气清新……)
2、课文中的“沙漠”指哪儿?(阿联酋)课文中的“绿洲”指什么呢?(阿联酋的城市)
教师:请你自己读读课文,文中的“沙漠”是怎样的情景?“绿洲”又是怎样的情景?圈圈画画有关的句子或词语。
3、学生自己读全文,圈画相关词句。
3、交流“沙漠:课文中的“沙漠”是怎样的情景?
(1)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、句子:
白茫茫一片
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盐碱,好像……教师相机板书:恶劣、不毛之地
土是咸的,水也是咸的,不毛之地……咸而板结
环境十分恶劣
(2)看图,你看到了什么,有什么感受?(引导学生感受环境的恶劣)
(3)指导读好句子,用朗读体现出环境的恶劣
出示句子:A、从飞机上往下看,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。这不是白雪,而是沙漠。
出示句子:B、原先这里是沙漠,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,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。这里,土是咸的,水也是咸的,简直是块不毛之地!
指名读—指名读—齐读
4、交流说说“绿洲”(第二自然段)
看图,你看到了什么?有什么感受?(引导学生感受环境的美好)
指导朗读,用朗读体现环境的美。
指名读—指名读—齐读
教师过渡::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在这环境恶劣的沙漠中建设绿洲的呢?请大家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,用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句子?[
三、精读第三自然段,感悟壮举。
1、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,用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句子?
2、交流出示句子:“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……根部。”
(1)再好好地读读这两段文字,你有什么体会?(抓住关键的词语来体会体会)
(2)交流体会:
引导学生体会到:困难是巨大的;代价是巨大的(大到什么程度:培育一棵书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);但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,建设绿洲的决心是坚定的.;他们通过艰辛的劳动来创造美好的生活。
教师:是啊,阿联酋人们真了不起,他们不怕困难,用巨大的代价和艰辛的劳动来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!让我们读好这一段文字,读出你敬佩之情。
齐读出示的文字。
3、齐读第三自然段。
四、感悟阿联酋人民怎样侍弄花草
1、自己读4、5、6自然段,谈谈你有什么感受?
2、交流出示: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,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。
引导学生理解“侍弄”?
3、再读课文,你从哪里体会到他们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花草树木。圈圈画画词、句。
4、指导读好句子。
五、总结课文。
1、阿联酋人民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?
▲因为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,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。
▲人类有了绿树、鲜花和小草,生活才更加美丽。
——一位阿拉伯朋友
教师:那么,在阿联酋,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个城市绿洲吗?你是怎么知道的?(星罗棋布)
2、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!
所以,后来,20xx年开始,联合国人居中心在全球组织评比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,这个奖项就叫“迪拜奖”。用来奖励在改善居住环境中做出杰出贡献的范例。(中国的广州、周庄也获得了此奖项)
3、课文学到这儿,我们心中一定有许多感想,有许多话想要说。你想对阿联酋人民、对自己、对同学、对那些破坏环境的人……你想对谁说,说些什么,用一两句话写下来。
板书设计:
沙漠中的绿洲
不毛之地绿树成阴
咸而板结鲜花遍地
环境恶劣良好环境
花大代价
精心侍弄
沙漠中的绿洲教案2一、聊天激趣导入
1、同学们,上节课我们学习了《沙漠中的绿洲》这一课,课文读熟了没有?
2、生谈谈自己读书的感受。
3、读熟了,你是怎么知道自己对课文已经读熟了?没读熟,你感觉哪儿没读熟?(师结合学生汇报,相机引导。)
4、激趣
老师对这篇课文还没有读熟,只读了一遍,对沙漠中的绿洲知之甚少。这节课,你愿意做我的老师吗?
二、精读课文2——6节,感受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的“精心”
1、下面,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,轻声读课文2——6节,边读边想象:像老师这样课文只读了一遍,又没有去过阿联酋旅行过的人会不知道什么。
2、生自由读课文,圈画批注。
3、交流:你认为像老师这样的'人会不知道些什么?
(这里将运用语言渲染、比较、简笔画、示范、以评促读等多种朗读方法,通过品评重点词句,引导学生感受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的精心。以学生的汇报交流的顺序为主线。)
4、读三节一、二句,抓“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”,引导学生算一算帐,在农村培养一个孩子大约需要两万余元。按此计算,建造迪拜中心公园需要多少钱呢?出示彩图,师数树,生算钱,最后让学生估计一下需要多少钱。学生在计算、比较中真正体会到沙漠中植树种草投资巨大。引导学生将2句后的句号改为感叹号。对比读体会建造的艰辛、投资的巨大。
5、读三节六、七、八句,抓住“纵横交错”一词,让学生画画简笔画,体会工程的艰辛与繁杂。
6、自由读三节,体会:阿联酋人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?
7、读6节,师描述创设情境,体验:
现在,大家就是迪拜中心公园的小草、小树、小花,请你们闭上眼睛(略停)。“呼——呼——”一阵风刮 ……此处隐藏19894个字……保护环境的重要性,激发热爱大自然,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。
教学重点:
了解阿联酋人民像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花草,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,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。
教学难点:
能体会到阿联酋人民改造沙漠、建成绿洲的坚强决心和惊世壮举,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教学准备:
多媒体课件
教学过程:
课前活动:
师:大家喜欢去旅游吗?天气转暖,阳光明媚,正是旅游的好时机。今天,我们一起出国去旅游。离登机时间还早,机场旁边有一家展览馆,我们一起去看看?
出示展览馆图片。学生:今天展出的是一组关于保护环境的漫画。请欣赏。师点击出示漫画图片。
请问:你们看懂了什么?
过渡:登机时间快到了,我们一起告别展览馆的工作人员,乘上飞机,出发吧!出示飞机起飞的图片。
一、了解沙漠和绿洲。
1、今天,我们要去的地方在沙漠里。提到沙漠,大家一定不喜欢。那可不是一个令人向往和留恋的地方。
出示图文:茫茫大漠、荒无人烟、寸草不生、黄沙漫天、飞沙走石、浩瀚无边。指导读出意境。你还知道哪些词语?
2、走近阿联酋的沙漠,课文中又是怎样写的呢?请同学们读读课文,划出相关的语句。
交流。a、从飞机上往下看,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。这不是白雪,而是沙漠。体会:到处:沙漠面积大。白茫茫,因含盐碱而白。
b、原先这里是沙漠,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,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。这里,土是咸的,水也是咸的,简直是块不毛之地!(毛:通“苗”,指庄稼)理解“不毛之地”,不毛,不长庄稼,形容荒凉和贫瘠的地方。仅是不长庄稼和小草吗?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?
找到的词语有:咸而板结。
小结出示:这就是阿联酋的自然环境(图片):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就是——恶劣。(板书)
3、但就在这不毛之地中,却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,这绿洲便是城市。(板书“绿洲”)。让我们到其中的一座去看看吧。
出示图片。这是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迪拜。并作适当简介。你看到了怎样的美景。
文中有一句话形容了她的美景。
让我们一起在读中领略。出示:高楼大厦、鳞次栉比、绿草如茵、芳草如坪、姹紫嫣红、欣欣向荣。
二、引出问题,深入思考。
1、质疑,出示对比图片,你有什么疑问吗?为什么沙漠中会有绿洲?建成的。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建成绿洲的呢?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回答了这个问题。
阿联酋人民之所以能把咸而板结的不毛之地变成绿树成阴、鲜花遍地的绿洲,是因为,他们——出示: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,精心侍弄着花草树木。
理解: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?把什么比作什么?理解“精心侍弄”的意思。
想像:父母是怎样对待孩子的:给予生命、提供生活的条件、精心呵护。
过渡:阿联酋人民是不是这样爱护花草树木的呢?
2、出示: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像爱护孩子一样,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的?
默读:4—6自然段。用笔画出有关的语句。把自己的感受用铅笔写在旁边。
交流:
(1)“这里的每一株小树,每一棵小草,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在这里,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。”
出示。抵得上:相当于结合实际想想到底费用有多大。
(2)“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……树木花草的根部。”
分析:类比关系。
对比理解: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,买来淡水,买来树苗和花草。
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、淡水、树苗和花草。
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?
出示:动词填空。从括号中这的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,又想到了什么?
这说明:迪拜人不仅花了很多的钱,而且付出了艰辛的劳动,硬是把白花花的盐碱地、把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树成荫、鲜花遍地的城市!
再读课文,读出词语的厚重来。
(3)4—6自然段。阿联酋人民不仅给花草树木在地下铺了纵横交错的水管,而且还要浇水。
分角色读,其余同学扮演花草树木。教师创设情境:一天夜里,狂风怒号,飞沙走石,第二天清晨——
师:小花小草树木,你们如何感谢园林工人的辛勤劳动呢?体会园林工人的精心呵护。
小结:阿联酋人民不权精心种植了花草树木,而且进行了精心的管理。(板书)
3、第3自然段同4——6自然段都写到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,但是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?(第三自然段转述了阿拉伯朋友的话,告诉我们种树植花所付出的巨大代价。这叫间接叙述;4——6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所见,生动地展示了人们是怎样像孩子一样,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的。这叫直接描写。)
4、过渡:仅仅依靠园林工人的`努力,优美的环境能保持下去吗?出示——地上没有一片落叶,更不见有人攀树枝采鲜花,或是在草地上行走。
美丽源自于美德,迪拜的美丽源自于迪拜的每一个人——都能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呵护花草树木。
5、同时,读到这里,我们对阿联酋人民能这样爱护花草树木,也很理解,也很佩服,这是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——交流。
(1)、花草树木来之不易。
(2)、他们知道“人类有了绿树、鲜花和小草,生活才更加美丽。”
(3)、不能屈服于恶劣的自然环境,要追求美好的生活。
6、总结:今天的阿联酋,不见了漫天黄沙,不见了白茫茫的盐碱地,不见了人们的痛苦绝望。这里的人们凭借着勇气、双手和智慧,在荒凉的大漠上,建起了星罗棋布的绿洲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的奇迹
三、总结拓展
1、了解了迪拜的美丽及美丽的原因,也到了我们旅行团离开的时候了。在即将踏上归途之前,你想向阿联酋人民说些什么呢?
2、回到祖国,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,出示——
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。70年代,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每年1560平方公里,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,90年代达2460平方公里,21世纪初达到3436平方公里,相当于每年差不多损失两个阳城县的土地面积。
3、看到这样的现实,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呢?
4、总结:
我们坚信,美丽来源于美德。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,从随手可做的环保小事做起,心中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再加上保护环境的坚定信心和决心,就一定能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。
板书设计:
沙漠中的绿洲
恶劣
精心种植
精心管理
精心呵护
课文简介:
《沙漠中的绿洲》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与保护问题的课文,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,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,终于建成绿洲,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,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文档为doc格式